林子说事
“四川舰”下水那天,船厂门口卖煎饼的大姐拍了个短视频,配文只有一句:
“第二艘也在焊了,我摊饼的速度都快赶不上。
(相关资料图)
底下有人回:
“大姐,你煎饼摊再大,也摊不出电磁弹射。
别笑,这还真不是段子。
江南厂露天船台,最新卫星图里,52号分段已经摆好,甲板开口比51号宽了半米,弹射槽从两条加到三条。
工人管它叫“加蛋版”,因为多出来的那条槽,专门给8吨重的“攻击11改”留的。
那玩意儿肚子里能塞两枚鹰击,飞出去像黑风筝,雷达看它像看一只塑料袋。
另一边,大连厂更离谱。
第四艘航母的舰岛上周刚吊上去,一体化桅杆,像有人把魔方捏扁了直接插上去。
官方通告只说“禁航七天”,可老码头保安透露,夜里听见六次汽笛,每次三短一长——那是系泊试验的暗号。
算下来,比外媒之前猜的节点,整整提前了十五个月。
西方智库忙着改PPT。
USNI八月份那份报告,白纸黑字写着“偏差37%”,翻译成人话:
他们数船的速度,跟不上中国焊船的速度。
最尴尬的是日本防卫省,白皮书刚印好,就得加页,标题还是临时手写的——“技术跨越”四个字,墨都没干。
有人纳闷,怎么突然这么快?
其实没秘诀,就是把“巨型总段”玩成了乐高。
五十米一个模块,厂里先喷漆,再上船台,螺丝一拧,管线一插,完事。
以前整艘船像绣花,现在像拼冰箱。
电磁弹射也一样,武汉基地百万次无故障测试,等于把美国福特号的坑全踩完,再回头抄自己更干净的作业。
福建舰那边,夜里弹射的歼35,尾钩刚碰到甲板,甲板灯“啪”一声灭了三秒,又亮。
地勤说,那是新型储能系统在放电,比前辈快0.8秒。
别小看这0.8秒,战时能多弹一架,就是多一把刀。
055也没闲着。
新打出去的“鹰击21改”,射程1500公里,弹道像打水漂,雷达看它一会儿在江苏,一会儿在关岛。
补给舰更夸张,刚去南极溜一圈,回来就给航母带了两吨极地冰,说是“测试冷链”,其实大家心里明白,哪天要是去更冷的地方,咖啡也能喝热的。
最科幻的是青岛码头出现的那艘“无人潜艇奶妈”,长得像双体游轮,中间一条缝,无人艇自己游进去,充电、补弹、换电池,十分钟搞定。
以后水下没有船员,只有代码和扳手。
写到这儿,肯定有人问:
“这么猛,是不是明天就统一?
拉倒吧,船是船,命是命。
电磁弹射再快,也弹不走柴米油盐。
咱们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继续上班,偶尔抬头,看见天上黑风筝一样的东西飞过,知道那不是塑料袋,是8吨重的守护,就够了。
哦对了,江南厂门口煎饼大姐最近换招牌了,新写了行小字:
“加蛋加肠,不加美国卫星。
买的人照样排队,只是没人再催她快一点。
都知道,有些速度,她摊不出来,也不该她摊。